|
多角度解析智慧管网,综合赋能社区品质升级多角度解析智慧管网,综合赋能社区品质升级 二维码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城建展览展示中心,立足于全面解析城市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的规划、管理、建设、运营的全流程经验,汇集了从城市到社区园区到家庭的多级平台建设经验及典型应用。如何应对城市布局中的老旧社区城区的建设,赋能区域经济,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提质增效,期待在展览中心为您带来更多的参考思路。 以下是新城建展览展示中心,创造性汇集的全国有关老旧小区改造的项目方案,期待能为行业用户带来更多工作新思路、旧改新方法,汇总更多高效新经验。 ①5G技术; ②NB-IOT技术; ③AIoT技术。 陕西省铜川市住建局准确把握“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内涵,持续深化“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针对市民安全用气的民生问题,统筹规划老旧小区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市住建局统一调配项目资金,积极谋划,有序推进。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将改造任务细化分解到相关街道办事处,督促街道办事处、社区等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做到市、区、街道、燃企四级联动。 电信辰安针对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道馨苑小区730户、矿务局机关家属院小区476户,通过统一招标的方式采购1206台燃气卫士,为王益区红旗街道馨苑小区和矿务局机关家属院小区共计1206户家庭提供家庭燃气监测服务。 陕西铜川管网改造项目,通过联动地方政府部门、燃气相关企业、燃气用户,形成融通互补的安全防范机制,保障城市燃气安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潍坊市寒亭区雨污分流监测预警平台 ①超声波测距; ②水浸检测算法; ③低功耗电路设计; ④窨井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 ⑤排水风险监测隐患评估方法。 寒亭区作为老旧城区的典型性案例,绝大多数小区都只有污水管道,没有独立的雨水系统,无法实时掌握暴雨等灾害天气或城市当中偷排漏排的窨井水位、水质、流量等关键参数信息。 为了及时掌握城市排水系统的关键数据信息,防止内涝灾害的发生,由潍坊市寒亭区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牵头,在山东浪潮新基建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撑下,面向老旧城区的排水体系的改建和常态化管理,针对城区299个老旧小区、43段道路、117处混接点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共建设各类雨污水管网188公里。 2022年6月底,潍坊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两清零一提标”的工作任务。
为实现排水体系常态化管理,平台通过水质监测、流量监测、液位监测等物联设备对排水管网中雨污水的水质、流量、液位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利用,根据预先设置的报警逻辑,对异常数据分析判断,同时成立问题处理小组,一旦发生问题即自动报警。 发现并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汛期雨水进入污水管网;二是晴天污水进入雨水管网;三是偷排、偷放污水问题。以寒亭区为例,2018年寒亭区污水处理厂的年处理量是929万m³,而在2021年该污水处理厂的年处理量是693万m³,同比减少了236万m³,2022年,项目已经完成雨污分流改造的片区面积,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以后,每年至少能够减轻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300万m³的,减少财政补贴支出800余万元。 整体改造实施后,在提升小区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同时,能够有效缩减财政补贴对污水治理的投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宿州市智慧管网项目 ①管线三维自动建模工具 ②生命线危险源多模态智能感知与安全处置技术 ③生命线高精检测定位技术 ④城市生命线致灾成因机理数据特征图谱和安全知识图谱 2021年4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202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在以上政策指引下,宿州市城市管理局积极响应安徽省关于《宿州市“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各项举措。 在正元地信的支撑下,宿州市智慧管网项目采用“科技+工程”双轮驱动模式,针对挖断管线、爆炸燃烧、跑冒滴漏、城市看海等重大安全风险,以“四措并举”(摸清家底、查体把脉、治病除患、智能监管)为建设思路,打造了宿州市地下智慧管网体系。 该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第一时间辨识、预警隐藏在地下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专项工程治理措施,从而尽快恢复管网的正常功能,消除安全隐患,形成信息科技与工程治理互为支撑、螺旋上升的管网安全风险综合防治体系。通过老旧小区隐患排查、雨污分流改造、排水管道接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助力城市更新。 案例(一):住房城乡建设部三里河路9号院地下管线更新改造项目 ①老旧小区复杂条件下综合管廊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②浅埋暗挖法管廊附属构筑物人工挖孔施工技术; ③浅埋暗挖法联络通道内正线隧道马头门施工技术; ④地下土层注浆加固过程中绿植保护施工技术; ⑤复杂环境综合管廊浅埋暗挖施工自动监测和控制技术。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中央及北京市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相关的政策文件,着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 该项目地下综合管廊全长1.2公里,沿院内小区道路布置,结构宽4.0米、高4.4米,为拱顶直墙平底门洞型单舱室管廊,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将除燃气及雨污水管线外的其他市政管线(热力、电力、电信、给水、消防、安防、有线电视、建筑智能化管线)均纳入综合管廊内,便于后期运行维护及管线的更新改造。 解决小区道路因管线维修改造而重复开挖导致的 “马路拉链”、井盖密布等“城市病”问题,有效改善小区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并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将供能管线、水信管线等各类市政管线纳入综合管廊,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降低各类管线设备故障率,减少管线维护工作量,大大提高管理效率,有效节约管线运营成本。 案例(二):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街道办事处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程 ①问卷调查及图表统计技术; ②海绵城市铺装设计技术; ③建筑物节能性提高技术; ④道路交通及停车空间优化技术。 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街道在旧改的实际工作中,面临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出入口过多,院落权属混乱,管理不便; ②违建杂乱,停车拥挤,小区消防通道阻塞; ③绿化缺失,黄土裸露,景观性差; ④建筑立面违建杂乱,屋顶漏水; ⑤院内三线杂乱,凌空攀扯,视觉较差; ⑥现状雨污水合流,管道堵塞较多; ⑦服务设施缺失,缺少活动场地。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拆除违建,管线入地,道路铺装改造,雨污水分离,建筑立面及节能改造,绿化改造提升,增加党群服务用房,新建物业管理用房,增加安防设施和照明路灯,新建活动场地,增加服务设施及垃圾分类等。 ①打通了消防通道,消除安全隐患; ②规划停车位,新建充电车棚,规范小区停车; ③新建党群活动中心,老年食堂,解决老年居民活动及吃饭问题; ④增加服务设施,解决居民休憩,垃圾分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