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安庆市:赓续历史文脉、树牢保护意识,守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

安庆市:赓续历史文脉、树牢保护意识,守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

 二维码 1






倒扒狮步行街


安徽省安庆市作为“千年古城、百年省会、文化之乡、戏曲之邦”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历史悠久。近年来,安庆市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和精心呵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金字招牌,坚持不懈实施名城保护战略,不断提高名城保护意识,让城市留住记忆,让百姓记住乡愁。

目前,安庆市域范围内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和桐城市、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潜山市、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桐城市孔城镇和岳西县响肠镇,已公布7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436处历史建筑。总结名城保护的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坚持规划先行,

引领保护利用和建设发展

突出规划的龙头作用,通过规划的刚性约束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力度。编制实施《安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30)》,明确了保护层次、保护内容、保护方式等。制定《安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对历史城区内建筑高度、建筑风貌、城市天际轮廓线、景观生态等多方面进行规范管控。编制《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为历史文化街区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相关县、市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编制,街区保护规划已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查。目前,正在启动安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至2035年的修编工作。

图片

古街巷


坚持建章立制,

推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根据国家和省最新政策要求,2022年9月,安庆市政府出台了《安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了市、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主管部门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具体职责。同时,为建立安庆市名城保护地方性法规,已提请市人大将《安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列入五年(2022—2026年)立法计划。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以及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精神,2022年12月,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实施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工作方案》,其中有11项重点任务和5个保障措施,全部明确了责任单位。

图片

桐城东站


坚持深入挖掘,

促进历史文化资源有效保护

全面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认定,对符合条件的历史文化街区按程序组织申报,对潜在历史建筑对象予以确认公布。2009年至今,共公布了7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其中城区2个(倒扒狮和大观亭),桐城市4个(东大街、胜利街、南大街、北大街),潜山市1个(天宁寨—龙井巷),在街区主要出入口均设立保护标志牌。2011年至今,共公布了436处历史建筑,其中市政府公布了159处,七县(市)政府公布了277处,所有历史建筑均完成了测绘,并按照要求建立了专门档案并挂牌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相关信息已全部录入到住房城乡建设部信息系统平台。同时,在《安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30)》中,还明确了迎江寺、清真寺、任家坡、世太史第4个历史地段。

图片

六尺巷


坚持项目带动,

实现历史文化遗存活态传承

近年来,为延续发展历史城区的传统风貌和空间形态,改建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的城市基础设施,累计投资约6亿元,先后完成了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背街后巷整治工程及人民路综合改造等市政道路改建工程,同步实施雨污分流,有效解决了城市内涝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投资1.06亿元,实施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L型街区)保护利用项目,街区内的58处历史建筑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修缮和合理利用。为保留安庆石化的工业记忆,投资约3亿元建成了安庆市滨江ECD(油罐生态文化中心),作为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和生态文化中心即将对外开放。投资约1360万元,实施7处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工程。争取省级专项资金280万元,实施城区24处历史建筑抢救性维修。

图片

东作门


坚持强化宣传,

推广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

策划开播了《寻宝记》电视栏目,对全市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进行探访追踪和宣传介绍。制作安庆历史文化名城系列宣传网页,其中《魂牵安庆》浏览突破2200万人次,成为安庆新媒体浏览人数最多的宣传网页。组织拍摄了《千年古城魅力安庆》《千年梦一座城》等专题片,在招商引资、全省城市建设重点工作现场会、外地来宜考察交流等活动上展示安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在国家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之际,积极推送安庆市相关素材,安庆滨江ECD(油罐生态文化中心)、倒扒狮街36号和倒扒狮街60号活化利用入选安徽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第一批典型案例。为进一步彰显安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扩大安庆市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影响力,经住房城乡建设部调研推荐,滨江ECD(油罐生态文化中心)作为纪录片《厂》重点案例,将在全国影院上映。

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保护资金缺口较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由于市级财政资金有限,只能依靠引进项目推进街区开发利用,以及争取省级有限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历史建筑专项资金做好历史建筑保护。建议加大历史文化名城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尤其要加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二是管理和专业人员较为缺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专业性强,名城名镇保护管理均依托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人员少、非专业等问题较为突出,缺乏指导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专业技术团队。建议支持地方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专家库,提升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分批次开展专业培训。推行历史文化保护技术力量下乡(镇)制度,加大传统技艺和专业工匠的培养力度。


展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