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合肥首个模块化学校完成首吊

合肥首个模块化学校完成首吊

 二维码 2

7月18日下午,新建安庆路第三小学荷塘路校区项目顺利完成首件C-MiC模块单元吊装,该项目位于合肥市庐阳区荷塘路与月色路(待建)交口东北角,由中安华力建设集团承建,采用中建海龙C-MiC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体系,是合肥市首个模块化学校,中建海龙作为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携手中安华力共同答好“让更多学子‘就近入好学’”民生答卷。

图片

该项目包括1栋5层教学楼、1栋5层实验楼、1栋3层综合楼、1个地下停车场等建筑,项目总用地面积28316.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462.95平方米。其中实验楼及教学楼采用C-MiC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新型建造方式,将建筑拆分为209个模块单元,装配率分别达到84.5%、81.4%。

图片

模块化集成建筑是在方案或施工图设计阶段将建筑根据功能分区划分为若干模块“单元”,再将模块进行高标准的工业化预制,最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装嵌成为完整建筑的新型绿色建造方式。模块集成建筑在工厂完成了机电、装修等大部分工序,施工现场只需完成模块吊装、管线接驳和拼接位的装饰处理等工序即可交付使用。

图片

该项目实行设计标准化、生产工业化、施工装配化、全过程管理信息化的“四化一体”建造体系。设计阶段,项目通过建筑信息BIM模型技术对建筑各类性能进行分析,得出最优设计拆分方案。工厂生产阶段,将BIM集成模型导入生产阶段的MES系统,实现设计端和生产端的无缝衔接,系统实现工厂生产精细化管理,生产数据资料实时、准确、全面采集,保证模块生产进度可视化,全过程信息可追溯。现场施工阶段,通过C-SMART衔接人员、机械、碳排放、车辆、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科技建造等信息,对于模块化吊装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保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从项目层面进行统一调度,实现施工和运维的无缝衔接。

图片

模块化集成建筑在建筑项目的设计、生产、建造及拆除后循环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中,展现出高效率、高质量、绿色低碳、节材省工的四大优势,以科技创新撬动变革,切实提升建筑科技感,为学校建筑提供新思路,积累新经验,助推新型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业低碳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展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