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中国城乡建设重启新驱动的里程碑 | DIB分享

中国城乡建设重启新驱动的里程碑 | DIB分享

 二维码 4
全面提振“好房子”建设
中国城乡建设重启新驱动的里程碑
解读《住宅项目规范》GB55038-2025

前言

2025《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设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为贯彻落实该要求导向国家各相关部门雷厉风行,首先以完善标准规范为抓手,由此《住宅项目规范》GB55038-2025,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组织制订并及时颁布、以前所未有的全文强制性执行力度进行全面宣贯推广,该规范已于2025年5月起正式施行。
当今我国建筑工程建设已全面进入高质量、高性能、高水平发展新阶段,《住宅项目规范》GB55038-2025(简称《项目规范》),以落位于住宅建筑为“好房子”典型对象展开,因此正值时下面临特殊发展时期、时历特殊历史时机,由住建部主导的覆盖建筑工程全专业的该工程项目类规范应时推出,本人以为,将对全面提振“好房子”建设实现由所居到优居的转变,在中国建筑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广大建筑工程相关行业的人们应认真学习领会该规范的发展意义、导向意义、执行意义,本文向大家分享若干学研体会,仅供参考。

一、应认识《项目规范》全文强制性执行意义

1.新时代高质量新要求

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历史的必然过程。实施城市更新,是国家‌‌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抓好“好房子”工作,标志着住房建设,让城市能够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让人民群众能够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显然,这就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新使命、新担当。
2.当代建筑展现新空间

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正在从“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升级,建设“好房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因此,住房建筑发展,归根到底,就是应顺应人民群众的高品质居住需要来加快建设“好房子”。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同时,我们应大力推广惠民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我们也应积极推动提升好房子整体居住性能的全屋智能。
诚然,将为当代建筑拓展更多可探寻的新空间。
3.强有力全方位新驱动

建设“好房子”,给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提供了广阔应用空间,我们应支持“好房子”、参与建设“好房子”。同时应意识,建设“好房子”,将开辟了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赛道,我们应抓住这次转型的契机,为人民大众建设“好房子”、提供好服务、创造新未来。
果然,将形成工程建设领域强有力全方位新驱动。

二、应循序《项目规范》全文规范性牵引作用

1.诠释工程项目五大要素新规定

该《项目规范》,以工程建设项目整体为对象,系统性推出以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五大要素为主要落位点,是保障城乡建设体系化和效率提升的基本规定,是支撑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该五大要素覆盖建筑全专业,建筑工程科技各专业应在统一化五大要素的新要求下以各不同侧重点引伸展开:
①项目的规模要求,主要规定建设工程项目应具备完整的生产或服务能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该规模要求,体现了“好房子”适时诠释的深意内涵,工程项目参与者,应以新时代发展理念为主导,勇于跳跃既有思维的桎梏,吻合新时代发展的节拍,创造迎合新发展趋向的“项目规模产品”。
②项目的布局要求,主要规定产业布局、建设工程项目选址、总体设计、总平面布置以及与规模相协调的统筹性技术要求,应考虑供给能力合理分布,提高相关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该布局要求,体现了“好房子”划时代的新体系、新关联、新结构的内在构建合成,工程项目的广大参与者,应潜心研究新动态、新业态、新组态,拓展创新思维,创造适应新发展趋向的“项目布局体系”。
③项目的功能要求,主要规定项目构成和用途,明确项目的基本组成单元,这是确保项目发挥预期作用的保障。该功能要求,体现了“好房子”实际功效可实现,工程项目参与者,应从当代建筑满足所承载的新业务、新管理、新服务等需求出发,做好“好房子”的应用功能规划方案蓝图,重塑‘好房子“系统的技术架构关系,从而兑现应用数字科技实现项目施工图、场景实景图。
④项目的性能要求,主要规定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水平或技术水平的高低程度,体现建设工程项目的适用性,明确项目质量、安全、节能、环保、宜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水平。该性能要求,应坚持以绿色、生态、健康建筑的系列性能指标要求为“好房子”的技术依据及基础底线。
⑤关键技术措施,是实现建设项目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基本技术规定,是落实城乡建设安全、绿色、韧性、智慧、宜居、公平、有效率等发展目标的基本保障。该关键技术措施,将依托通过新标准、新科技、新实践来逐步完善、健全,从而形成“好房子”系列规范化、标准化技术保障措施。
2.强化工程项目四大要点新原则

住宅项目建设应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并应遵循《项目规范》确立的四大原则为“好房子”建设技术主线:
①经济合理,安全耐久

应注重工程项目方案优化完善,节约投资,实现功能成效比更合理。应注重提升“好房子”建设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应推行经过技术认证、方案认定和应用验证、交付验收等安全可靠技术质量保障程序。
②以人为本,健康舒适

应推行响应新目标、符合新要求、满足新应用,可循、可行、可做、可用、可管,推行“好房子”适用于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技术路线、技术策略、技术方式;
③因地制宜,绿色低碳

应与科技实际状况相适应、与主流趋向相一致,可信、可靠、可续,坚决杜绝执意追求所谓领先的盲目自信而以致造成不搭及、不可行、不可信、不可用、假大空,“好房子”应成为可持续完善并跃升至更高技术等级的绿色、健康、生态建筑。
④科技赋能,智慧便利

应以“好房子”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持续提升绿色技术性能、完善健康宜人条件、营造生态环境为新导向,以响应新发展时代高质量建设新要求,符合当代建筑系统的功能场景需求,契合国家降碳战略大目标,顺应建筑科技更新迭代,科技赋能,持续探寻提升建筑品质新增量、挖掘科技赋能新空间。
3.夯实工程项目创新发展新基石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基于坚持不懈的勇于创新进取意识及坚韧不拔的敢于变革进步理念,依托新科技推广应用的支撑能力,建筑工程行业人应梳理、规理、提炼“好房子”的新质生产力,由此夯实工程项目创新发展新基石:
①应建立以项目建设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五大要素新要求为原点的跨越意识,破解既有、改变既有,技术性变革,从而培育创造新意境;
②应遵循项目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的四大原则,以此为建筑全专业技术协同深化主线;
③突破传统工程建设要素(技术结构、业务流程、工作关系、服务模式等)的约束,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变革、创新性配置、转型升级催生,营造实现工程项目建设先进生产力的新形态。                             

三、应深化《项目规范》全专业指导着实要点

从《项目规范》文件的整体性、共同性、协调性,对应规范各条文可从以下若干具有建筑全专业统一性着实要点进行解读:
1.覆盖建筑全寿命期各时段技术把控体系

【条文】1.0.1、1.0.2

〔解读〕规范制订的目意义: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住宅建设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规范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国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住宅项目;
规范好房子的适用限:适应住宅项目建设、使用和维护等建筑全寿命期各时段。
2.执行项目五大要素指标和遵循项目建设目标和原则

【前言】关于五大要素指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中各项要素是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化和效率提升的基本规定,是支撑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解读〕以工程建设项目整体为对象,以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五大要素指标为主要内容,是指导促进住宅建设高质量发展,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强制性实施的工程建设规定。
【条文】1.0.3

1 经济合理,安全耐久; 2 以人为本,健康舒适
3 因地制宜,绿色低碳; 4 科技赋能,智慧便利

〔解读〕本条规定了住宅项目建设目标和基本原则。我们应要根据我国国情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提高城镇住宅质量,满足广大人民对住房的要求。
3.营造建筑体新型构建关系和全专业全面深化规定

【条文】2.1.3

〔解读〕2.1.3 本条规定了住宅项目的基本构成要素。其中“配套设施”,是指分级配套规划建设,并与居住人口规模或住宅建筑面积规模相匹配的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基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场站及社区服务设施、便民服务设施。
在建筑工程类规范中鲜有把“配套设施”纳入范围,建筑作为应用功能支撑的承载体,该规范中此条文提出体现了关注住宅项目的实际应用性,由此开始住宅项目建设不仅是住宅居住单元建筑的硬空间,还包括实现居住功能相配套设施系统的软配置,从而形成建筑体的新型构建组成,其中相配套各类设施系统的具体建设内容、功能要求、技术配置等,须根据住宅项目的建设规模,结合设施的技术职能综合确定。
【条文】本规范第3章-第7章

〔解读〕建筑全专业围绕“好房子”安全性、‌舒适性‌、绿色低碳、‌智慧化‌、‌适老化与儿童友好‌、‌装配化与工业化建造‌、‌标准化规范、‌低碳维护体系、‌社区服务配套、‌前瞻性技术应用‌等深化系列规定,并配以科学指标体系和详实参数规定为辅助,对全面提升住宅的品质和性能具有可操作性,确保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居住环境。

四、应执行《项目规范》全面化改变既有状态

1.应垫高自我对行业状况全新思考

建筑工程行业中的大家,我们都应克服既有状态的自我惯性思维和推新变革迟疑行为,主动、客观、全面对行业整体状况全面地分析,理智地面对、科学地思考、务实地梳理,始终持有不仅认同现状、不甘被动、不随流而去的进取思想意识。
以建设“好房子”为驱动的建筑科技推新的持续进步迭代,建筑系统内涵诠释、内容涵盖、内在机理已全面改变,一切既有都不适应了(或将不复存在),发展是硬道理,因此,行业人面对新发展、新要求、新趋向,应主动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补充不足,填补空挡,由此,适应新变化、探索新状态、勇于新作为。
2.应以行业新生态要求为出发迈步

聚焦“好房子”,全面执行工程建设项目五大要素指标和严格遵循项目建设目标和原则,依托新科技,潜心研究,提炼“好房子”新质生产力,对“好房子”模型中构建与空间、环境、性能、业务、服务、管理、运营、支撑、保障、基础等建筑软硬体紧密关联的新科技系列应用,应予以更科学的探寻、更宽阔采纳、更有效的推广。
行业人应对“好房子”系统工程已到来或将到来的新发展趋向做自我评估,一切都必须适应性改变,不容迟缓,角色及时换新(勇于改变自我,适时就是要做的),择机顺势嵌入,不是抢先机,而是脚踏实地做先机。
3.应以目标导向比照资源集聚重构

应建立顺应“好房子”建设业务重构的思维线:按照新要求,确立新目标;按照新目标,进行新筹划;按照新筹划,落实新业务;按照做业务,配置新力量,从而建立可持续发展更新自循环推进机制,从而以全新的形象,全新的能力,全新的方式,全新的推进地迎接当代居住建筑新未来。
五、应实施《项目规范》数智化关键技术措施

执行《项目规范》,应主动积极应用先进数字科技,是提供好房子的安全、绿色、韧性、智慧、宜居、公平、有效率等发展目标的基本保障。
1.诠释数智住宅建筑概念

数智住宅建筑,是指以住宅建筑为表现物,并以承载数智居住应用功能提升及演绎数智科技演进的实务性载体,该载体基于构建数智物联信息体系为基础、搭建数智应用平台及配置相应数智功能设施等,实施数智化运作方式,营造数智应用场景,从而以集网络、架构、平台、设施、运作、业务、场景等为一体,形成以人、物、环境互为内在融合的计算系统,实现数智住宅建筑物整体具有感知、推理、判断和自我决策的全屋综合智慧能力,由此在建筑全寿命期内,严格贯彻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向当代人提供具有可持续完善的好空间、好管理、好服务、好安全、好便利、好空气、好舒适等易居、宜人的好房子,数智住宅建筑是高质量技术性能等级的绿色、健康、生态建筑。
2.推导数智住宅建筑模型

数智建筑模型,是以数智住宅建筑为表现对象,通过该创造者的主观创造意识和主动创造行为,借助住宅建筑实物空间环境条件和住宅建筑虚拟内在数智化表现力,呈现具有居住类场景、基本体实物、普适化共性、进化论推演、生命力表象等住宅建筑数智化技术体系的综合性能特征,同时生动演绎以数字信息体系及数智住宅建筑系统工程体系的构造体内在机理,从而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和AI等系列数字科技为模型数智要素的有机整合,形成以符合数智居住建筑共性信息互联规则的总体架构、设施架构,并以数智住宅建筑的总体架构、设施架构为基础,形成以符合数智住宅建筑共同构造组合规律的赋智推导、设施配置的数智住宅建筑模型体系。  
数智住宅建筑模型,是现代居住建筑响应当代人应用目标要求而达到人、机、环境数字融合技术构造新状况。数智住宅建筑模型的数智性能,在数智住宅建筑系统进入持续自学习和被训练的实际演练中将被继续优化并完善。
居住建筑数智模型包括:居住建筑数智模型总体架构、居住建筑数智模型设施架构、居住建筑数智模型赋智推导、居住建筑数智模型设施配置等。
3.循序数智赋智逻辑主线牵引

主线1:应增强居住建筑的宜居功能,应满足居住建筑人们便捷、舒适、安全的功能需求;
主线2:应提升居住建筑技术性能,应营造向居住建筑的人们和居住建筑管理人员等提供具有绿色、健康、生态居住区生活的基础条件;
主线3:应完善居住建筑运营效能,应实施居住建筑综合物业规范化运营管理。

结束语

在习主席亲临挂帅下精准施策2020年我国如期全面实现脱贫攻坚之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壮举,从此标志着中华民族向更大造福于人民伟大复兴的坚实跨越,我们应从中得到启发,2023年6月住建部倪虹部长高瞻远瞩,务实、科学、高效行政,倪部长基于城市更新,实施国家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原创、首创提出“好房子”的概念,明确住房建设新要求,后续在倪部长倾力下住建部应时顺势及时推出《住宅项目规范》,这预示中国城乡建设将全面跃上高质量、高性能、高水平发展新阶段又一开始,该规范在中国建筑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启新驱动的里程碑意义。中国城乡建设领域正面临应对新发展的全局性改变。势不可挡。建议大家对《住宅项目规范》GB55038-2025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力度、更广覆盖面进行宣贯推广,助力国家战略实施推进。(全文完)
本文作者:赵济安 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展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