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广州市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构建“三级联动、五分钟控险”燃气应急新体系

广州市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构建“三级联动、五分钟控险”燃气应急新体系

 二维码 3

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城镇燃气安全作为头等民生大事,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切实提升燃气应急响应速度与处置能力,针对应急力量薄弱、响应时间长等痛点,创新构建“市/区指挥中心—专业抢险队(营业厅)—微型应急点”三级联动应急抢险体系,实现“15分钟应急圈”向“5分钟控险圈”的跨越,为城市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基固本,锻造应急“硬实力”


一是资源整合,站点赋能升级科学评估人口分布、管网布局、风险等级,从全区220个微型消防站中,精选88个升级为燃气微型应急点。通过优化“建、管、训、用”流程,加强专业训练与规范管理,形成高效的基层应急网络二是力量倍增,增强人力储备。深度融合社区网格与微型消防站资源,以街道、社区、物业、站点为依托,选拔培训196名政治强、业务精、责任心的队员,打造“家门口”的专业应急力量。全区燃气抢险力量从50人跃升至246人,规模扩大近四倍三是装备精良,夯实物资保障88个应急点统一配备基础操作、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3大类、16种专业工具设备,共88套。创新采用37个定制燃气抢险柜与51个应急手提箱,确保设备存放有序、取用便捷。建立严格的设备维保制度,保证设备时刻处于可用状态。


图片
站点负责人培训燃气应急处置工具使用方法

精训实练,提升队伍“专业化”


一是预案引领,行动精准高效制定站点专属应急预案和操作指引,配发《应急抢险小手册》及《管网分布图》88套,明确各类事件处置流程、职责分工与操作标准,为一线人员提供清晰“行动指南”。二是靶向培训,锤炼核心技能聚焦实战需求,邀请专家能手授课,围绕燃气特性、设施操作、泄漏检测、装备维护四大模块,开展理论实操结合的专项培训。2025年以来,累计培训96场次、覆盖310余人次。三是全域演练,锻造实战能力“5分钟响应”为目标,针对户内泄漏、立管险情等6类高发场景,在全区22个街道全面开展138次“双盲”应急演练,确保每个站点至少参与1次演练。建立“月培训、季考核、年比武”机制,持续提升队伍的快速响应与实战处置能力。


图片
应急负责人员到达模拟事故点进行处置

体系联动,实现抢险“高效化”


一是高位统筹,凝聚监管合力区级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专班,统筹应急、消防、城管、街道、社区及企业资源,压实“防”“救”责任链条,形成全区“一盘棋”应急格局。二是三级协同,构建响应闭环一级(专业核心)燃气公司专业抢险队(24小时备勤),负责所有险情专业处置。二级(区域支援)广燃荔湾、芳村、金冠营业厅人员,就近快速响应,支援专业队。三级(前端控险)88个燃气微型应急点值班员,第一时间到场,执行关阀、疏散等初期控险,为专业处置赢得黄金时间。三是流程规范,确保响应顺畅依托三级机制,遵循“辖区为主、就近调派、区域联防”原则,明确响应流程。突发事件后,微型点迅速控险维序,专业队精准处置,实现高效协同。


图片
开展燃气立管泄露事故应急处置演练

科技赋能,筑牢智慧“预警网”


一是智能监测,风险早感知建设80套地下管道、50套大型餐饮场所燃气监测设备,实时感知浓度、压力等关键参数,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警,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二是终端升级,用户端可控大力推广物联智能燃气表,新建楼盘安装6万户,旧楼宇安装20万户,实现远程抄表、数据监控、异常报警与自动切断功能,提升用户端的本质安全。三是平台联动,指挥更精准 建设燃气应急指挥平台,与110、119系统深度对接。接警后,平台智能调度距离最近的抢险力量,包括微型应急点人员赶赴现场,并实时回传信息,为高效决策指挥提供有力支撑,最大程度降低事故损失。


图片

城镇燃气安全监测系统平台


图片

荔湾区城镇燃气智慧监管平台


荔湾区以“绣花功夫”织密安全防护网,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深化保障、培训、体系、科技“四位一体”建设,推动应急响应“单兵作战”转为“协同联动”“被动应急”迈向“智慧防控”。在城市安全风险复合型、隐蔽性凸显的当下,唯有以体系化思维、智慧化手段、全民化参与破解难题,才能筑牢安全屏障,守护城市万家“烟火气”。


展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