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配式建筑:解决“碎片化”才能实现“产业化 二维码
81
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系统性变革,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近年来,在遍地开花的“装配式建筑”论坛、研讨会上,类似上述这样的疑问和对话极为常见。一方面,在多重利好政策推动下迅猛发展起来的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吸引行业、产业、企业的关注;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发展遇到的难点、痛点,也让他们普遍感到有些困惑。 建造方式系统性变革迫在眉睫 自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大力推动下,从行业协会到研究机构,从地方政府到大型企业再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助力装配式建筑发展。住房和城乡部《“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等系列文件,全国31个省市出台的关于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措施等,首先从政策层面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由此催生了一大批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示范基地,装配式建筑产业也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以“产业化”思维重塑建筑业 不可否认,从整个行业发展情况来看,近年来尤其是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跟以往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但目前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依旧存在不少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一些业内人士不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和外延,将装配式建筑盲目等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短期采用的大板建筑;第二个误区是有些人认为这种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不像整体现浇那样安全可靠,其实我们的技术标准是完全按照现浇的理念来设计的,早已通过技术的优化、改进,产业工人的培训,以及体制机制、监管的不断完善,解决了安全和质量问题。”文林峰表示。 在完善工程组织方式方面,务必要采用相适应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消解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打造核心竞争力,比如:工程总承包模式、全过程咨询模式、建筑师负责制模式。” 发展装配式建筑要推动产业化,完善产业链条,实现开发、研发、设计、生产、施工等协同发展。同时务必要发展工程总承包等先进模式,解决工程建设切块分割、碎片化问题,推动建筑业生产及管理方式的系统性转型。 来源:装配式建筑云平台 |